厦门市内分泌专业质控中心2023年度第三次全体委员会全体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厦门市内分泌专业质控中心2023年度第三次全体委员会全体委员会会议纪录

会议时间:2023年12月22日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门诊楼5楼1号会议室

参会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李小英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陆志强主任(会议主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学军主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明珠主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长勤主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小敏主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范明亮医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罗芳涛主任,厦门市中医院胡天赤主任,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栾丽丽主任,厦门市第三医院高允盛主任,厦门市第五医院冯尤健主任,厦门弘爱医院田建卿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王凯主治医师

会议内容

 

李小英主任开场讲话

厦门市内分泌专业质控中心经过一年的工作,完成了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两次督查。应卫健委建议,对过去三年的工作进行汇总并制定内分泌专业质控计划,汇报于卫健委后,2023年7月18日厦门卫健委正式发文将厦门市糖尿病质控中心更名为厦门市内分泌专业质控中心。

 

王凯秘书汇报

1、2023年两次线下质控督查成果;

2、2023年质控工作细节回顾;

3、厦门市内分泌专业质控中心新三年工作计划内容汇报;

4、厦门市内分泌专业质控中心工作制度汇报;

5、2024年工作计划草案。

讨论阶段

所有委员针对王凯秘书汇报的质控中心重要的文件、决议和考核标准进行讨论,委员们赞同相关意见,并集体决议通过相关文件内容。

李小英主任介绍了全国质控工作情况及上海质控工作的情况。明确质控中心的工作用意在于对全市范围内进行标准化和同质化管理,不追求高精尖,但要求覆盖面广且对细节要求高。建议内分泌专业质控督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方向。督查立足于专科的建设,要求向高标准看起,要有工作亮点。

此外,李小英教授还提出由于本质控中心第一次督查和第二次督查的标准存在一定区别,故数据上稍有下降,但不适合直接对比绝对值。应该详细对比的是在不同标准下反应出的问题差异和改善情况。

 

2024年质控工作计划讨论阶段:

高允盛主任发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占高血压病因约5%左右,是相对高发的内分泌科疾病。甲亢属于内分泌科常见病,建议从此二种疾病入手进行督查。

胡天赤主任发言:建议质控中心先从不同系统入手选择系统性摸底,然后再进行单病种的详细督查。

田建卿主任建议:骨质疏松为内分泌常见病,可优选进行督查。

夏燕华主任建议:甲状腺疾病受众多,各医院也容易遇见,建议优先进行督查。

陈宁主任建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抗体筛查率、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和穿刺率应该纳入质控督查的目标中。

刘长勤主任建议:既往糖尿病质控中心多关注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和多种并发症的诊治,在本质控中心的工作范围扩大后,应该更多地关注非糖尿病性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评估。

范明亮医师建议:从个人会诊经验来看,厦大中山医院曾出现泌尿外科术前讨论时发现CAH的情况而及时停止了非必要的手术治疗,建议加强肾上腺疾病的督查。

 

李小英主任总结

通过委员们热烈的讨论,本次会议正式通过厦门市内分泌专业质控中心的2024年工作计划。上半年督查重点在于甲亢的诊治规范,培训会内容集中在肾上腺意外瘤诊治流程,下半年督查重点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规范。然后2025年可以进行复查明确各中心改进的程度。新的一年要增加人员增补,积极扩充质控中心委员和委员单位。积极完成内分泌专业质控工作,为厦门市内分泌专业工作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